這幾天,一部關(guān)于英國首相溫斯頓·丘吉爾(WinstonChurchill)的電影正在院線上映——《至暗時刻》(DarkestHour)。
影片講述的是丘吉爾在第一個首相任內(nèi)所面臨的最重要、也是最艱難的選擇:
第二次世界大戰(zhàn)前期,西歐的命運懸于新任命的英國首相溫斯頓·丘吉爾,他必須在與希特勒談判和克服萬難與之對抗中作出選擇。
溫斯頓·丘吉爾,這位20世紀最重要的政治領(lǐng)袖,不僅具備超凡的政治雄才,還是一位優(yōu)秀的作家、歷史學家和畫家,且在1953年因“精通歷史和傳記寫作以及他那些捍衛(wèi)人類崇高價值的非凡演說”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。
今天,我們要看的卻是丘吉爾早年的至暗時刻:典型學渣,每次考試都失敗,總是學校倒數(shù)第一名,厭惡學校、老師、課程……

1
對學校沒有好印象
即將進入學校生活時,我剛好7歲,處于大人們一致認為的“討人嫌”的年齡。
我聽說過很多關(guān)于學校的傳聞,這使我對學校留下了不好的印象。后來,我所經(jīng)歷的學校生活也的確驗證了這一點。
在我看來,盡管功課枯燥乏味,但是能夠和很多男孩子一起生活還是非常有趣的。我的朋友越來越多,我常常與他們一起玩耍。的確如有些人所說的,“人生最好的時光就在學生時代”。不止一個大人對我說,他們的學校生活特別艱苦,總是有人恃強凌弱,欺負弱小同學。不僅每天早晨都得“砸水壺里的冰”才有水喝,還常常餓肚子。當然,我從來沒見過這種事。如今一切都變了,就連男孩也開始喜歡現(xiàn)在愉快的學校生活了。大人還告訴我,即使放假了,那幾個稍微年長我一些的堂兄也都不想回家。我找他們求證是否真的有這種事,他們笑而不答。
總而言之,大人們讓我去上學,我只能無奈地接受,因為我根本沒得選擇。在把我?guī)У饺耸乐,他們從未征求過我的意見;如今,他們讓我離開家去上學,同樣也不會爭取我的意見。
我所去的學校是英國最高級且最昂貴的學校之一,它是父母為我精心挑選的。它的辦學目標就是培養(yǎng)學生,使學生們能夠順利進入伊頓公學,所以,它的辦學宗旨與伊頓公學很像。
學校每個班級只有10名男生;還配備了當時很少見的電燈、游泳池,兩個很大的足球場和板球場;每學期都組織兩三次被大家稱為“遠征”的遠足活動;所有教師都是碩士出身,他們每個人穿著罩袍,頭戴碩士方頂帽;學校有一個附屬教堂,學生所需要的一切都由校方提供,不許帶任何東西進入校園。
11月的一個陰云密布的下午,我在母親的帶領(lǐng)下抵校報到。我們和校長一起喝茶,母親輕松自如地與校長交談的過程中,我一直擔心會不慎打翻茶杯,進校的第一天就對學校產(chǎn)生了很壞的印象。只要想到我即將留在這陌生而又恐怖的地方,與一幫不認識的人生活在一起,我就無比悲傷。
要知道,我只有7歲,在此之前,我一直開心地在家里玩玩具。我的玩具很多:一輛真正的蒸汽機,一臺幻燈,還有差不多1000個我精心收集的玩具士兵。
現(xiàn)在,我已經(jīng)與玩具絕緣了,每天除了上課還是上課。除了休假的半天之外,我每天要上七八個小時的課,這還不包括板球課或足球課。
把我安頓好后,母親乘車離開了學校。校長讓我把所有的錢都交給他保管,在本子上進行登記之后,他接管了我交出的3個銀幣。他對我說,學校里有一個“商店”,出售各種各樣的物品,我可以用這7先令6便士去“商店”里購買我喜歡的東西。接著,我們一起離開校長舒適的接待室,進入學生上課和生活的地方——個毫無生氣的公寓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