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品国产片免费在线观看,亚洲图片中文字幕,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99,不打码在线观看的网址

    1. tags:
      當前位置 : 首頁 > 新聞中心 > 歷史故事 > 正文

      劉統(tǒng)勛為什么穿鐵靴子 劉統(tǒng)勛鍘三子真的嗎

      來源:作者:時間:2018-09-28 10:52:04點擊:

         書香門第

        劉統(tǒng)勛,字爾鈍,號延清,祖籍山東諸城(今高密),康熙三十八年(1698年)出生于陜西羌州。父親劉棨是康熙朝進士,生劉統(tǒng)勛時擔任羌州知州,后調任四川布政使。劉統(tǒng)勛的祖父劉必顯也是進士出身,曾任戶部廣西司員外郎。劉統(tǒng)勛出身于書香門第,自幼得到良好的教育。

        初入仕途

        劉統(tǒng)勛于康熙五十六年(1717年)中舉人,雍正二年(1724年)考取進士,被翰林院選為庶吉士,擔任編修。雍正時期,劉統(tǒng)勛歷任南書房行走、上書房行走和詹事等職務。

        乾隆元年(1736年),皇帝將劉統(tǒng)勛提拔為內閣學士,跟隨大學士嵇曾筠到浙江學習海塘工程和治水之法。乾隆二年(1737年),劉統(tǒng)勛升任刑部侍郎,留在浙江繼續(xù)工作,翌年返還京城。乾隆四年(1737年),劉統(tǒng)勛因母親病逝而辭蕾回家守孝。

        直言敢諫

        乾隆六年(1739年),劉統(tǒng)勛守孝期滿,被朝廷任命為都察院左都御史,負責監(jiān)察朝廷官員言行。不久后劉統(tǒng)勛向皇帝上疏,參奏大學士張廷玉和尚書訥親,稱:“大學士張廷玉歷經三朝重用,名望很盛,但晚年實在應當謙謹些,外面對他的責備已經很多。有輿論說現在縉紳望族里,張、姚兩姓占據一半,他們互相通婚,為官舉薦時互相包庇。請皇上三年內不要提拔重用張廷玉。”又稱:“尚書訥親管轄吏部和戶部,部中議論大事,訥親說什么別人必須執(zhí)行,完全沒有心存謙誠、集思廣益。請皇上給予他批評,讓他反省改正錯誤。”

        兩個奏章呈上后,乾隆答復道:“朕認為張廷玉和訥親如果不擅自作威作福,劉統(tǒng)勛必不敢上這樣的奏章。大臣責任重大,原本就不能避免別人的指責。聽到別人指出缺點應當高興,這是瑯人所崇尚的。如果心存不快或嫌怨,那就沒有大臣的氣度了。”隨后乾隆將兩人革職,并將劉統(tǒng)勛直言敢諫的奏疏公開給眾臣看,劉統(tǒng)勛由此名聞朝野。

        治水能臣

        乾隆十一年(1746年),劉統(tǒng)勛出任漕運總督,開啟了自己督修河道、治理水患之路。乾隆十三年(1748年),劉統(tǒng)勛與大學士高斌巡查山東賑災情況,并勘察河道。當時運河漲水很快,劉統(tǒng)勛上疏請求通過濬聊城引河分流,將運河之水引出大海。并下令將德州哨馬營和東平戴村兩處堤壩的高度降低,秋天后又將沂州江楓口兩處堤壩的高度提升,使得河水有所阻截,防止了潰壩和水災。不久后劉統(tǒng)勛升任工部尚書兼任翰林院掌院學士,后又調任刑部尚書。

        乾隆十八年(1753年),江南邵伯湖減水二閘和高郵車邏壩決口,劉統(tǒng)勛與尚書策楞前往視察,查出河道官員賬目虧空、延誤治河,據實上奏。河道總督高斌和協(xié)辦河務巡撫張師載被撤職,貪污錢款的官吏遭到嚴懲。同年九月,銅山小店汛河決口,劉統(tǒng)勛又查辦出一批貪污瀆職的官吏,上疏將不作為的官員李焞和張賓處死,并親自駐守銅山監(jiān)督塞河,直到十二月工程告結。

        乾隆十九年(1754年),劉統(tǒng)勛升任太子太傅兼陜甘總督,得到賞賜孔雀花翎。乾隆命他巡視巴里坤和哈密駐兵,負責籌辦軍營、官兵和馬駝糧餉,劉統(tǒng)勛忠于職守。此后遇到睦爾撒納(回部首領)出兵擾亂新疆伊犁,定西將軍永常被迫退師巴里坤。因贊同永常退兵哈密,劉統(tǒng)勛直言上奏請求舍棄巴里坤改為退守哈密,置空城以避敵鋒;实劭春筘焸鋭⒔y(tǒng)勛附和永常,是置軍威于不顧,下令將劉統(tǒng)勛和永常革職押解回京。不久后敵軍敗,乾隆怒息,認為主要責任在將軍永常,劉統(tǒng)勛雖然進諫不當,但比起緘默不言的人忠心可恕,決定從寬免罪,補授刑部尚書。

        乾隆二十一年(1756年)六月,銅山縣孫家集黃河漫溢,河務總督富勒赫因無能被撤職,劉統(tǒng)勛暫代其職,督促修筑堤壩事宜,至到冬天得以竣工。乾隆二十六年(1761年)秋天,河南祥符和楊橋等處黃河漫溢,水退后需要修筑堤壩,河道官吏卻以修壩的干草不夠為托辭百般怠工。劉統(tǒng)勛知道當中肯定有問題,微服私訪,發(fā)現有大小車數百輛滿載干草,捆好后卻被擱置,旁邊則有人哭泣。劉統(tǒng)勛上前詢問,回答說官吏索賄不成、拒而不收。于是劉統(tǒng)勛將當事官吏捆起論罪,稱要處斬,后因巡撫等人求情才免除一死,結果干草一晚上就全收上來了,一個月后工程完畢。

        此后,劉統(tǒng)勛還曾于乾隆二十七年、三十二年和三十四年受命疏通運河水道,治水之功深得乾隆贊賞。

        皇帝股肱

        乾隆十七年(1752年),劉統(tǒng)勛進入帝國的核心權力機構,擔任軍機處行走,從此成為皇帝的左膀右臂。乾隆二十一年(1756年),乾隆下旨修纂《西域圖志》,由劉統(tǒng)勛、傅恒、褚廷璋、何國宗等負責。劉統(tǒng)勛親率測繪隊歷經艱難險阻踏遍天山以北地區(qū),遠涉巴爾喀什湖以西的吹河、塔拉期河,獲取了大量實地測繪資料,乾隆二十六年書成。《西域圖志》成為后來新疆地圖的藍本。

      圖文推薦